舌头口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小儿鹅口疮 [复制链接]

1#
中医治未病“上医医未病之病,中医医欲病之病,下医医已病之病”-----《*帝内经》“上医治未病之病,所谓养生;中医治欲病之病,谓之保健;;下医治已病之病,谓之医疗。”用后现代医学的说法,“上医”属于养生学,“中医”属于保健学,或叫预防医学,下医才是今天理解的医学。小儿推拿的最高无境界,不是治好病,而是可以让孩子少生病,不生病!减少用药,远离病痛!治未病(保健推拿)乃上策略!

最让各位新手爸妈头疼的就是怎么解决孩子的各种问题了。不管是什么都要从零开始,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菜鸟到后来变成一个可以侃侃而谈手到擒来的“老前辈”。这样的一个过程必经的就是面临孩子的生病问题。

鹅口疮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多发的一种病症,起初可能因为症状不是很明显又在口腔内,各位宝妈们可能没有及时发现,到后来症状严重了才发现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都很是痛苦。

所以,今天我就要来和大家说说鹅口疮在早期有什么症状,图文并茂的和各位爸爸妈妈们一起来解决这烦人的鹅口疮。

患鹅口疮早期症状

1.宝宝变得莫名哭闹,不爱喝奶进食。有时还会伴有轻度发热等现象。

2.轻症可见口腔粘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,可逐渐融合成大片,不易擦去,强行剥离后局部粘膜潮红、粗糙、可有溢血,不痛,不流涎。

3.鹅口疮看上去像是白色鲜乳酪或牛奶的凝结物。通常长在宝宝口腔内壁两侧、上腭,有时甚至会长在舌头上。出生不到2个月的宝宝最容易长鹅口疮,但大一点的宝宝也是可能得鹅口疮的。

4.擦拭后受损的粘膜,治疗不及时的话会不断扩张到咽部、扁桃体、牙龈等,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、支气管,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,出现呼吸、吞咽困难,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。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,造成败血症。

虚火上炎型鹅口疮

症状表现:

嘴里有白屑,形体消瘦,发红,手心脚心发热,口干但不渴。

小儿鹅口疮推拿手法

补肾经-次

位置:肾经位于小指末节螺纹面。

手法:由指根向指尖方向推为补肾经。

作用:补肾益脑、温养下元(温馨提示:肾经宜补不宜清)。

揉二人上马-次

位置:位于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之间。

手法:用一手拇指中指相对用力揉。

作用:补肾滋阴,利水通淋。

摩涌泉30-50次

位置:涌泉穴位于足底,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,约足底第2、3跖趾缝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/3与后2/3交点上。

手法:用拇指或者食指%20中指指端揉30-50次。

作用:有滋阴退热、降逆止呕、理肠止泻的作用。

清天河水-次

位置: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(曲泽)成一直线。

手法: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,使其掌心向上,然后用中指、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横纹直推向肘横纹,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,不可反向操作!

作用:清热解表、宣肺除烦。

清肝经次

位置:肝经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。

手法: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。

揉板门-次

位置:位于手掌大鱼际中部。

手法: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,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端揉孩子的大鱼际,成为揉板门或运板门。

作用:健脾和胃、消食化滞,多用于防治食积、腹胀、食欲不振。

推四横纹-次

位置:四横纹,分别位于食、中、无名、小指掌指关节屈侧的横纹处,一手有四穴。

手法:用拇指面逐个纵向上下来回直推本穴,或使患儿四指并拢,在穴位上横向来回直推,称推四横纹。

作用:调中行气、和气血、消滞胀。多用于防治疳积、腹胀腹痛、消化不良。

按揉大椎1-3分钟

位置:使孩子头微低,用手摸到孩子颈后突起位置,往下摸凹陷处就是大椎穴。

手法:用一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揉之。

作用:清热解表。

煜“日以煜乎心昼,月以煜乎夜,乃照耀之义”善“心地仁爱,品质淳厚为“善”以仁爱之心,帮助有需之人,让天下孩子健康成长------------煜善精神!煜善儿童健康生活馆长期开展公益讲座,对小儿推拿感兴的朋友以扫码回复“听课”进群学习!联系我们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