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头口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鲁迅的三十岁,因为这一嗜好而牙齿掉光 [复制链接]

1#

导语

他是文学界“第一吃货”,对美食念念不忘,他爱糖、嗜辣,是自己作品里的馋嘴小孩。他的三十岁,看牙与甜食相伴左右。甜,是他的灵感来源,陪伴他走过漫漫写作长夜;笔,是他的犀利武器,批判世上不平之事……他是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”的鲁迅,是民国大文豪,但也是一生饱受牙病折磨的可怜病人。

这段话是许鞍华导演的《黄金时代》()中,萧红要离开上海,鲁迅设宴送行后,躺在躺椅上对她说的。

23年看牙75次,每每在日记中记载“夜齿痛,失眠”,30岁时就已经只剩5颗牙,但一边看牙医,还一边买甜食犒劳自己,更是在夜里偷吃“方糖”,还安慰自己等不到生口疮的时候再吃,现在吃更新鲜。49岁时更已经成为一名无牙颌患者,不得不“造义齿”。谁能想到,鲁迅先生竟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?然而在医生眼里,恐怕他也算不上服从配合的“好病人”!

吃糖会胖,少吃会丧。恐怕大家都体会过心情不好时,都渴望胡吃海喝带来的愉悦畅快。但鲁迅吃糖吃成这样,还真不应该!其实,只要合理安排,不至于三十岁牙齿掉光的!

糖多坏齿合理磕食

龋病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虫牙”,是引发牙痛的最常见病因。学界普遍认同的“龋病四联致病因素”为:细菌、环境、宿主,以及时间。想要开心地吃糖,同时拥有健康的牙齿,我们就要根据虫牙的致病原理,合理地安排我们的“吃糖大业”。

首先,吃甜食的频率比吃甜食的总量对龋病的影响更大。一天之中反复进食甜食会使口腔中的细菌一直拥有代谢原材料,细菌生长加速,从而加速龋病的发展。所以,我们应该把甜食集中起来吃,而不要时不时地吃一点。

其次,有黏性的甜食比较容易被唾液冲刷的甜食对龋病的影响更大。原因是有黏性的甜食会停留在口腔中更长的时间,从而给细菌更多的生长代谢机会。例如,吃大白兔奶糖时经常会遇到黏在牙齿上的情况,很多小朋友可能并不会把黏住的部分抠下来,反而是一直含着,觉得很有滋味,殊不知这样“含糖”的危害大。
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吃完甜食一定要注意清理口腔。清理分为几个层次,最推荐的是刷牙,牙刷毛的机械作用可以有效去除细菌产生的菌斑,遏制龋病发展;其次是漱口,如果没有条件刷牙,那用清水多漱漱口也是很好的,水流的冲刷作用可以带走唾液中的剩余食物残渣、一些细菌代谢产物,有效减慢细菌的生长;如果连漱口也没有条件,那么至少要多喝一些清水,用舌头清理一下牙齿表面,不能让“大白兔奶糖”一直藏在牙缝里哦。

今天教给你们的“吃糖”小妙招你们学会了吗?合理磕糖,有效防龋。有了牙齿问题一定要尽早去专业医生处就诊,并且每年都要给牙齿做健康体检哦。我们的目标是,一副好牙保存到六十岁(至少),吃嘛嘛香!

文字:陈梦珊

责编:王立凡刘青青

排版:甘为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邮箱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