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头口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夸夸那些乡村医生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 https://news.iresearch.cn/yx/2019/09/302563.shtml

上火了,舌头上长了口疮。去老百姓药店买点药。他们太热情了,一整盒一整盒地给拿,略略一算,近二百大洋!

我挑挑捡捡,拿了一盒,对面那脸,刷一下,寒下来了。久病成医,多多少少认得几个字,适合什么药我大概知道得差不离。我就不明白了,这药又不能当零食吃,还得多多益善呐?

不由得怀念家乡的“赤脚医生”!

简简陋陋的卫生室,朴朴素素的农民样。因为要常常风里来雨里去出诊,都是一张黝黑粗糙的脸。

上午卫生室坐诊,拿药。上午来的一般都是年轻人,能走得动的。病人来自觉地排队坐着等。先看看你的脸,再问问你的情况,哪里不舒服,然后把脉,同时让你伸出舌头看舌苔。有的病人需要听诊器听一下胸,有的病人需要量一下血压。望闻问切下来,基本上就好了。该拿药拿药,该扎针扎针,该打针打针。一个上午陀螺一样门诊——药房——注射室来来回回跑,脚步都是带风地。哪位病人如果要加这个药那个药,或者要求多买几天的药,懒得跑路。他会训他,“这又不是馍馍饭,当饱里吃”。大家就都是一阵善意地笑。那人也不会生气,跟着讪讪地笑。一般十几块钱配三天的药,三天后再来看情况。

下午就骑摩托车,带一大堆的药瓶,挨村上门为那些走不动路的老年人看病,打针或者吊水。这样一圈下来,差不多半夜了。经常没有饭点,碰到谁家就在谁家吃。家常便饭,都极自然。他知道一个大队每个村里每家人的名字,知道每一家病人的情况。他与每一家都像一家人一样。

这样的医生一个大队一个。我们安湾大队的这位“赤脚医生”叫陈旺忠。我妈在我二姐那里不舒服,二姐把妈妈的情况告诉了我,我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