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头口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宝宝出现这些症状时,你会怎么做 [复制链接]

1#

儿科学考点

年龄分期

(1)胎儿期——受孕—分娩,共40周;(胎龄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,定为围产期。)

(2)新生儿期——出生—28天;

(3)婴儿期——出生后28天—满1周岁;

(4)幼儿期——1—3周岁;

(5)幼童期——3—7周岁,即学龄前期;

(6)儿童期——7—12周岁,即学龄期。

(7)青春期

重要指标

体重:清晨空腹排尿后初生:3公斤

1—6个月:体重=3+0.7*月龄

7—12个月:体重=6+0.5*(月龄-6)=3+0.5*月龄

2—12岁:体重=7/8+2*年龄

身长:初生:50厘米,第一年增长25厘米,第二年10cm。

2~12岁:75+5*年龄

头围:初生:34厘米。

胸围:初生32厘米。1岁时,胸围接近头围,约46厘米;

囟门:后囟关闭:出生后6~8w内(部分出生时);

前囟关闭:出生后12—18个月。

牙齿:4—10个月开始出牙,2.5岁出齐

2岁以内:牙齿数=月龄-4(或6)。6岁换牙

呼吸:年龄愈小,呼吸愈快。

脉搏:年龄愈小,脉搏越快。

血压:年龄愈小,血压愈低。收缩压=80+2*年龄;

舒张压=收缩压*(1/2—2/3)。

动作发育:由上而下,由不协调到协调,由粗到细。1岁时能独立站立,扶1只手可行走;1岁半左右会走路。语言发育:单语单句阶段:1岁以后。

小儿生理特点:(1)生机蓬勃,发育迅速——“纯阳”学说;

(2)脏腑娇嫩,形气未充——稚阴稚阳学说。

“稚阴稚阳”

阴:物质基础,即精、血、津液等物质;阳:脏腑的生理功能。

稚阴稚阳:小儿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。

肺、脾、肾三脏较为突出:肺常不足、脾常不足、肾常虚。

此外,肝常有余、心常有余。

肝常有余:不是指小儿“肝阳亢盛”,是指小儿时期肝主疏泄,具有升发疏泄全身气机的功能。

心常有余:不是指小儿“心火亢盛”,是指小儿发育迅速,心气旺盛有余,呈生气蓬勃之象。

小儿时期的病理特点:

(1)发病容易,迅速传变;“易虚易实”、“易寒易热”。

(2)脏气清灵,易趋恢复

婴儿喂养方式:母乳喂养、人工喂养、混合喂养。

添加辅食的原则:由一到多,由少到多,由稀到稠,由淡到浓。

小儿指纹:适用于3岁以内儿童。虎口到食指内侧的桡侧浅静脉,第一节为风关,第二节为气关,第三节为命关。

六种基本病理脉象:浮、沉、迟、数,有力、无力。

《幼幼急诊》浮沉分表里,红紫辨寒热,淡滞辨虚实。

按诊:“囟陷”:囟门凹陷,见于泻甚失水。

“囟填”:囟门高凸,见于呕吐壮热,为肝风内动。

“解颅”:囟门不能应期闭合,囟门宽大头缝开解。

“鸡胸”:胸骨高突。“龟背”:脊柱高突,按之不痛。“虚里”:心尖搏动处。

新生儿病

胎*: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*疸为特征的病证。

生理性胎*是指婴儿出生后2~3天出现*疸,足月儿于出生后10~14天自行消退,早产儿可延迟至出生后3~4周消退,食欲良好,睡眠正常,一般无其他症状;病理性胎*出现或早或迟,有再生后24小时内出现,也有生后2~3周方见,消退时间延长,或者消退后又出现,或*疸程度较重,伴有精神萎靡、嗜睡或者睡眠不宁、纳呆等表现。

病位:肝胆脾胃治疗原则:利湿退*

肺系病证

感冒:以婴幼儿最高;病因病机:感受外邪,侵袭于肌表。

治疗原则:疏风解表。特点:热证多、易夹痰、夹食、夹惊。

论治:

(1)主证

1)风寒感冒:辛温解表-荆防败*散加减

2)风热感冒:辛凉解表-银翘散加减

3)暑邪感冒:清暑解表-新加香薷饮加减

(2)兼证

1)夹痰-辛温解表,宣肺化痰-疏风解表加化痰药物

2)夹滞-解表兼以消食导滞-疏风解表上加保和丸

3)夹惊-解表兼以清热镇惊-疏风解表上镇惊安神之品

咳嗽

病机:肺失宣降、肺气上逆治疗原则:宣降肺气

论治:1)风寒咳嗽—疏风散寒、宣降肺气—杏苏散加减

2)风热咳嗽—疏风清热,宣降肺气—桑菊饮加减

3)湿热咳嗽—清热化湿,宣降肺气—上焦宣痹汤加减

内伤:痰热咳嗽—清热泻肺,宣降肺气—清金化痰丸加减

痰湿咳嗽—燥湿化痰,宣降肺气—麻杏二陈汤加减

阴虚咳嗽—养阴润肺,化痰止咳—沙参麦门冬汤加减

肺炎喘嗽常见肺系疾病,为感受外邪,郁闭肺络所致,以发热、咳嗽、痰壅、气急、鼻煽为主症。全年皆有,冬春季多见,婴幼儿多见。诊断:热,咳,痰,喘,煽为典型症状。

论治:

1.常证

1)风热闭肺:疏风清热,宣肺开闭—麻杏甘汤合银翘散

2)热邪闭肺:清热解*,宣肺开闭—麻杏石甘汤合白虎汤

3)热痰闭肺:清热涤痰,宣肺开闭-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

4)*热闭肺:清热解*,泻肺开闭-*连解*汤合三拗汤加减

4)肺胃阴虚:清热宣肺,养阴益胃-沙参麦冬汤

5)肺脾气虚:补肺健脾,益气化痰-人参五味子汤加减

2.变证

心阳虚衰:益气温阳、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

邪陷厥阴:清热泻火,平肝熄风-羚角钩藤汤合牛*清心丸

哮喘:发作性喉间哮鸣气促,呼气延长为特征,呼吸困难,严重者不能平卧,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多见,四季皆有,春秋两季多见

首先命名:《丹溪心法》提出“哮喘专主于痰”。

病因:内因:脾、肺、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伏痰;

外因:感受外邪;接触发物;情志失调;劳倦过度诱发。

病机:痰气交阻,阻遏气道,反复发作。

诊断:先兆症状:咳嗽、鼻痒、喷嚏等。

发作时:发作性喉间哮鸣气促,呼吸延长,严重者不能平卧。

诱发因素:气候突变,接触过敏源。

听诊:两肺哮鸣音,干、湿罗音。

治疗原则:

发作期:邪实为主,攻邪以治其标,并分辨寒热,随证论治。

缓解期:正虚为主,扶正以治其本,调其脏腑功能。

发作期

1)热性哮喘:清肺涤痰,止咳平喘-麻杏石甘汤

2)寒性哮喘:温肺化痰,降气平喘-小青龙汤/射干麻*汤

3)正虚痰阻:化痰降气,纳气平喘-射干麻*汤合都气丸

缓解期

1)肺气虚—补肺固表—玉屏风散加减

2)肾气虚—固摄纳气—金匮肾气丸加减

3)脾气虚—健脾化痰—六君子汤加减

脾系病证

鹅口疮:口腔、舌上满布白屑,状如鹅口为特征,因其色白如雪片,又名“雪口”。初生儿、早产儿、久病体虚的婴幼儿发病。

病因:心脾积热、虚火上炎。治疗原则:清火

口疮:齿龈、舌体、两颊、上颚等处出现*白色溃疡,疼痛流涎,或伴发热为特征。溃疡面积较大,上复糜腐,称为“口糜”。

溃疡只发生在口唇两侧,称为“燕口疮”。好发婴幼儿。

口疮之名最早见于《内经》。

病因病机:风热乘脾、心脾积热、虚火上炎。

泄泻:以大便次数增多,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。生理性腹泻

病机:脾虚湿困治疗原则:运脾化湿。

论治:

1.常证

1)伤食泻:运脾止泻,消食化积-保和丸加减

2)风寒泻:疏风散寒,化湿和中-藿香正气散加减

3)湿热泻:清热解热,化湿止泻-葛根*芩*连汤加减

4)脾虚泻:健脾益气,助运止泻-参苓白术散加减

5)脾肾阳虚泻:补脾温肾,固涩止泻-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

2.变证

1)气阴两伤:酸甘敛阴-人参乌梅汤加减

2)阴竭阳脱:挽阴回阳,救逆固脱-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

厌食: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,食量减少为特征

鉴别诊断:厌食与疳证

相同:小儿常见脾胃病。

病因:喂养不当,疾病影响,先天不足。

症状:长期食欲不振。面色少华,形体消瘦。

不同:疳证:病变在脾胃,常涉及他脏。兼有精神不振或烦躁易怒。

厌食:病变在脾胃,不涉及他脏,预后良好。无明显消瘦,精神状态尚好。

联系:厌食久病成疳。

治疗原则:运脾开胃

积滞:指小儿内伤乳食,停聚中焦,积而不化,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。表现为不思乳食、脘腹胀满、嗳腐吞酸、甚至吐泻酸臭乳食为主要特征。

食积与疳证的病机:“积为疳之母,无积不成疳”。

治疗原则:消食化积,理气行滞

疳证: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,导致脾胃受损,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。临床变现为形体消瘦、饮食异常、面*发枯,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为特征。

疳的含义:(1)病机:“疳者甘也”——小儿恣食肥甘厚味,损伤脾胃,成疳。(2)症状:“疳者干也”——气液干涸,形体消瘦,面*发枯。

轻重:疳气:疳证之初期,症状较轻。治疗:以和为主。

疳积:本虚标实,症状较重。治疗:以消为主。

干疳:疳证后期,症状较重。治疗:以补为要。

兼证:“有积不治,传之余脏”眼疳、口疳、疳骨、疳肿胀

心肝病证

注意力缺陷多动症:“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”难以控制的动作过多,注意力不集中,情绪、行为异常,以致造成学习困难为特征,好发学龄期儿童。

惊风临床特征:抽搐、昏迷。好发年龄:1—5岁。

分类:急惊风、慢惊风。

病位:急惊风:心肝;慢惊风:肝脾肾。

八候:抽、搦、颤、掣、反、引、窜、视。

急惊风:痰,热,惊,风四证俱备,临床以以高热伴抽风、昏迷为主。多由外感时邪疫*,内蕴痰热食积,以及暴受惊恐引起。四证:热、痰、风、惊。

治疗原则:清热、豁痰、熄风、镇惊。

论治:

1)风热动风:疏风清热、熄风镇惊-银翘散加减

2)气营两燔:清气凉营,熄风开窍-清瘟败*加减

3)邪陷心肝:清心开窍,平肝熄风-羚角钩藤汤合紫雪丹

4)湿热疫*:清热化湿,解*熄风-*连解*汤合白头翁汤

5)暴受惊恐:镇惊安神,平肝熄风-琥珀抱龙丸加减

慢惊风:来势缓慢,抽痉无力、时作时止,反复难愈,常伴昏迷,瘫痪。治疗原则:补虚治本。

论治:

1)土虚木亢:温中健脾,缓肝理脾-缓肝理脾汤

2)阴虚风动:育阴潜阳、滋水涵木-大定风珠加减

3)脾肾阳虚:温补脾肾,回阳救逆-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加减

4)肾精亏损:固本培元,益阴潜阳—地*饮子

肾系病证

急性肾小球肾炎:临床以急性起病,浮肿,少尿,血尿,蛋白尿及高血压为主要特征病位:肺脾肾,以肺脾为主

治疗原则:急性期驱邪,恢复期扶正

分证论治:

常证

1)风水相搏——麻*连翘赤小豆合五苓散加减

2)湿热内侵——五味消*饮合小蓟饮子加减

3)肺脾气虚——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

变证

1)邪陷心肝——龙胆泻肝汤合羚角藤汤加减

2)水凌心肺——己椒苈*丸合参附汤加减

3)水*内闭——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加减

肾病综合征: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,以大量蛋白尿,低蛋白血症,高血脂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为主要特征病位:肺脾肾

治疗原则:扶正培本

五迟五软:是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病症.五迟指立迟,行迟,齿迟,发迟,语迟;五软指头项软,口软,手软,足软,肌肉软。病位:肝脾肾治疗原则:补

传染病

麻疹:是感受麻疹时邪(麻疹病*)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,以发热恶寒,咳嗽咽痛,鼻塞流涕,泪水汪汪,畏光羞明,口腔两颊近臼齿处可见麻疹黏膜斑,周身皮肤按序布发麻粒样大小的红色斑丘疹,皮疹消退时皮肤有糠麸样脱屑和色素沉着斑等为特征.治疗原则:麻而不透,麻喜清凉

论治

1顺证

1)邪犯肺卫(初热期)—辛凉透表,清宣肺卫—宣*发表汤

2)邪入肺胃(出疹期)—清凉解*,透疹达邪—清解透表汤

3)肺胃阴伤(恢复期)—养阴益气,清解余邪—沙参麦冬汤

2逆证

1)麻*闭肺——宣肺开闭,清热解*——麻杏石汤加减

2)麻*攻喉——清热解*,利咽消肿——牛蒡甘桔汤加减

3)邪陷心肝——平肝熄风,清心开窍—羚角钩藤汤合清营汤

幼儿急疹:是因感受幼儿急疹时邪(人疱疹病*6型),急起发热,3—4天后体温骤降,同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小丘疹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。治疗原则:解表清热

论治

1)邪郁肺胃——解表清热解*——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

2)*透肌肤——清热解*凉血——清热凉血汤

风疹:是感受风疹时邪(风疹病*),以轻度发热,咳嗽,全身皮肤出现细沙样玫瑰色斑丘疹,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。治疗原则:疏风清热

论治

1)邪犯肺卫——疏风解表清热——银翘散加减

2)气营两燔——清气凉营解*——透疹凉解汤加减

猩红热:是感受猩红热时邪(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)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临床以发热,咽喉肿痛或伴腐烂,全身布发猩红色皮疹,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.

治疗原则:清热解*,清利咽喉

论治

1)邪侵肺卫——辛凉宣透,清热利咽——解肌透痧汤加减2)气营两燔——清气凉营,泻火解*——凉营清气汤加减

3)肺胃阴伤——养阴生津,清热润喉——沙参麦冬汤加减

水痘:是由水痘时邪(水痘-带状疱疹病*)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的出疹性疾病,以发热,皮肤黏膜分批出现瘙痒性皮疹,丘疹,疱疹,结痂同时存在为主要特征。

水痘一般遍及全身,最密集的部位则是前后胸、腹背部,此外,头面部、头皮上、脚底下,手指和手掌上也可出现在发热的同时或是第二天,即可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痘疹,在几小时后,痘疹就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一般为1到2周

手足口病在低热的同时,还有流涕、厌食、咽痛、腹痛等全身症状口腔黏膜、手心、足趾背面、臀部皮肤,以及指、趾间的皱褶处口腔黏膜上的疱疹,大约1-3mm大小,是散在分布的,疱破后即变成浅浅的糜烂、溃疡,灼痛感很明显;手心、足趾背面等易摩擦部位,出现的一般是红色斑丘疹或水疱,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一般为7-10天。

治疗原则:清热解*利湿

分证论治

1)邪作肺卫——疏风清热,利湿解*——银翘散合六一散2)气营两燔——清气凉营,解*化湿——清胃解*汤加减

流行性腮腺炎:是由腮腺炎时邪(腮腺炎病*)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

治疗原则:清热解*,软坚散结病位:少阳胆经

分证论治

1常证1)湿*在表——疏风清热,散结消肿——柴胡葛根加减2)热*壅盛——清热解*,软坚散结——普济消*饮加减

2变证1)邪陷心肝——清热解*,熄风开窍——清瘟败*饮加减2)*窜睾腹——清肝泻火,活血止痛——龙胆泻肝汤加减

其它疾病

紫癜:是小儿常见的出血疾病之一,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,出现瘀点瘀斑,压之不退色为其临床特征。

病位:心肝脾治疗原则:实证清热凉血,虚证益气摄血,滋阴降火。

过敏性紫癜主要见于下肢臀部,呈对称分布,为略高于皮肤的红色或紫色斑丘疹,压之不褪色,反复发生;可同时看到便血、尿血、腹痛、关节肿痛等;起病前多有某些过敏物品接触史,辅助检查白细胞增多,血小板正常,血沉加速,毛细血管脆性阳性。

血小板减少性紫癜:遍布全身,以四肢面部多见,瘀斑瘀点为红色或者青紫色,压制不褪色,伴有鼻衄、齿衄、便血及尿血,严重时可颅内出现血见抽出昏迷;辅助检查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,出血时间延长,血块收缩不良,毛细血管脆性阳性,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增加。

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: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,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。,临床表现为烦躁、夜啼、多汗、肌肉松弛、方颅、囟门迟闭、鸡胸、肋外翻、下肢弯曲等,分为初期、激期、恢复期和后遗症期。

病位:脾肾治疗原则:调补脾肾

奶癣:又称婴儿湿疹,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,临床以皮肤红斑、粟粒状丘疹、丘疱疹或水疱、疱破后出现点状糜烂、渗液、结痂并伴有剧烈瘙痒为特征。

银翘散、桑菊饮、麻杏石甘汤在小儿疾病中应用的理解?

小儿脏腑娇嫩,形气未充,体质和功能较弱,加上寒暖不能自调,委外机能不固,最易为六淫所侵,特别是风热之邪,由表而入,侵袭肺卫,出现一系列病变。小儿为纯阳之体,生机蓬勃,活力充沛,脏腑轻灵,对药物反应敏捷,患病之后用药宜轻,药味宜少,配伍恰当,迅速康复,不宜用苦寒辛热之品耗散真气真阴。

银翘散有辛凉透表,清热解*之功,本方又称“辛凉平剂”,是治疗外感风热表证的常用方。符合中医外感风热证辨证要点,即发热、头痛、咳嗽、口渴、咽痛、舌尖质红、苔薄*、脉浮数,银翘散加减都可用,小儿主要用于感冒、水痘、痄腮,此外还可用于小儿病*性心肌炎、过敏性紫癜、麻疹、乳蛾、惊风、手足口病、风疹、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等疾病。

桑菊饮首见于《温病条辨》是用于治疗风湿初起、风热客表之证的方剂,有辛凉轻剂之称。根据这一特点,临床应用桑菊饮加减治疗小儿感冒、咳嗽、哮喘、麻疹、乳蛾、泄泻、紫癜、小儿水肿等疾病属风湿初起、风热客表之证。

您看此文用·转发只需1秒哦~

↓↓↓点击"阅读原文"查看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