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,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三季播出第8集《合》,也是这一季的收官之作。
片子中,很大篇幅都在讲普普通通的白菜。
俗话说,诸肉不如猪肉,百菜不如白菜,吃了这么多年白菜,你真的了解它吗?
这段动画讲述了白菜的“前世今生”↓
这段动画相当惊艳,拿流量观看也值
原来,白菜的前身是南方的菘菜。
菘菜长这样
宋朝的时候,宋人一路把菘菜带到了北方,但由于菘菜在北方“水土不服”,导致无法繁殖。
而当时,北方餐桌上的主流菜是芜菁。
芜菁长这样
菘菜、芜菁,两个同属十字花科的蔬菜,不知是意外还是人为,混种在一起,杂交演化出了一个新的品种——白菜,并奇迹般地适应了南北的水土气候。
白菜,菜路宽,既可单独成菜,又可与众多原料搭配。敦厚宽容,不争不抢,这种包容的特性,让白菜在明清时期成为南北皆宜的国菜。
问题来了:中国白菜哪家强?
山东胶州大白菜
(抱歉,实在不知道怎么押韵)
胶州大白菜:菜帮子更薄、个头更圆润。
普通大白菜:菜帮子相对厚一些、菜叶间隙也大。
胶州大白菜,俗称“胶白”。胶州的沙质土壤加上胶河的甜水,共同孕育出了这种口感鲜甜的胶州白菜,让它从清朝时期就名扬天下。
《舌尖3》介绍了一种白菜胶州当地特色做法:“白菜包白菜”,了解一下。
首先,菜帮和老叶剁馅调味
嫩叶上锅蒸软做皮
用白菜叶包裹白菜馅
挂糊油煎,直至两面焦*
闻到香味了有没有,这在当地被看做另一种形态的饺子
《舌尖3》第8集主题是“合”,这一集重点聚焦中国历史南北交流、人口迁徙对当今国人饮食习惯的影响。
菘菜由宋朝人沿京杭运河北上有了“白菜”。而闯关东的山东人,则将白菜带到东北,有了东北名菜“东北酸白菜”。
酸菜,一道很多人尤其是东北人爱吃的下饭菜。无论是作为佐餐的菜品,还是作为其他菜式的辅料,都让人胃口大开,是东北最主要的越冬菜。
酸菜,酸味绵柔,松软清脆,是每一个东北人的记忆。
地道的东北人拿鼻子一闻,就能完成对一缸酸菜的品鉴,
甚至能联想到白肉、血肠、粉条与之搭配呈现出的活色生香。
酸菜如何做好吃?
《舌尖3》生动展现了“手工发酵”与“高科技发酵”的碰撞,这个碰撞集中在了黑龙江大学专门研究酸菜的凌老师身上。
专业研究酸菜的凌老师
凌老师,潜心研究酸菜13年,用乳酸菌腌制的酸菜,好吃健康,可谓是“高科技酸菜”。
凌老师的母亲凌妈妈
而在腌酸菜这件事上,凌老师的母亲一直跟儿子较着劲,她认为自己手工发酵的“土方法”才正宗。
母亲嫌儿子腌的酸菜吃不出味儿。
凌老师嫌母亲腌的酸菜臭,吐槽都是“菌”,不干净。
凌妈妈:一整菌菌的,哪那些个菌呢,人身体都有菌,但是你得分什么菌。
凌老师:行,别吵吵了。
凌妈妈:哪天你的也拿来,比一比,看你的好吃还是我的好吃。
这是每年都会上演的一次争执,科学说服不了母亲,对于凌妈妈这一代东北人来说,手工发酵的方法早已经在时光里固化成一种地域的习俗。
谁也说服不了谁,于是,母子之间来了一次PK,看谁腌的好吃。
凌妈妈的“土方法”,做起来简单粗犷,一层白菜一层盐,层层码满,自然发酵,最上面加石头压好封缸。
凌老师的生物科技酸菜,是在特定的温度和环境下,用精心培育的特制乳酸菌腌制,不但保证健康,而且口味纯正。凌老师希望把酸菜最好的滋味固定下来,让东北人吃上健康卫生的酸菜。
看看高科技酸菜是如何制作的↓
母子商定,手工发酵与科技腌制酸菜的“对决”,通过酸菜粉条和酸菜蘸大酱来得出胜负。
“咱们的酸菜两样都吃,尝尝吧,比比吧!”
片子中,编导并没有给这场对决判定胜负。
事实上,母子之间的对决是没有胜负的,每一代人对“菜”都有不同的理解,总会改变,同样也会有新的发展。
就像这个传统与现代共存的时代,时代在变,口味在变,但不变的是对东北人对酸菜的热爱。
从一千年前的菘菜再到东北酸菜,白菜走过了它的前世今生,中国人吃下的每一口食物,都能咀嚼出复杂深远的历史况味。
更多新闻
两会百科
90秒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
“吃了吗?”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说?
她们改编了春晚王菲那英唱的这首歌,好听!感动!
演双簧、玩失踪……节后找工作这8大招聘骗局要注意!
这些食物的“另类”功效都是谣言别信!
唯论文、重资历、“一刀切”……今后人才评价不这样做了!
监制/杨继红主编/李浙李伟
编辑/王元
?央视新闻
觉得不错请点赞!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