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头口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周尔晋调理口腔溃疡最好的办法 [复制链接]

1#

《捏捏耳朵百病消·心火泻掉,口腔溃疡不再反复》

很早的时候我就发现,有些人如果长期发病的话,会伴有精神症状。记得在合肥讲座的时候,一对夫妻来找我看病。原来,那位妻子经常得口腔溃疡。我让她张口看看,好家伙,嘴里的溃疡长了四个,小的像绿豆,大的有花生米那么大,这谁能受得了?

那位妻子说,口腔溃疡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太大了,根本就不敢吃东西,舌头一动疼得钻心。丈夫这时候接话了,说:“周老师,您一定要把她的问题给解决了,要不然我都快受不了她了。她现在火气特别大,整天烦躁得很,就跟打麦场里的麦秸堆一样,一点就着。我现在在家里不跟她说话,她说我烦她了,不想理她。我跟她说话,稍一不顺她意,她就跟我又吵又闹。”

我说,她现在脾气不好,跟口腔溃疡有关,口腔溃疡反复发作,人的精神容易受影响,做丈夫的得忍着点。但是,很重要的一点,口腔溃疡的病根儿不在舌头上,而是跟心肺火气太旺有很大关系。那位妻子听了连连点头,说自己经常含一些含片,但是当时凉凉的、很舒服,过后一点儿用都没有。

那当然了,口腔溃疡的病根在心肺上,吃那些含片,就好比是咱们国家的一个寓言——扬汤止沸一样。锅里汤要漫出来了,你拿着勺子扬一扬当时确实有点用,但是你一停,它照样会漫出来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釜底抽薪,把下面的火关掉。中医上说,舌为心之苗,当心脏有病变的时候,会在舌头上反映出来。那么嘴里出溃疡,很明显跟心有热有关。另外,中医上说,肺生热。所以,调口腔溃疡最好的方法还是灭心肺之热。

这时候,取耳穴的时候首先要取心、肺两点。另外,口腔和舌头是发病部位,所以也要把这两点加上。口腔溃疡跟内分泌紊乱有关,所以还要加上内分泌。神门这个点消炎止痛效果很好,所以也不能把它忘了。

我当时给那位妻子贴了耳穴以后,让她回去坚持压。当天晚上,她就打电话说,嘴里不怎么疼了。大约一周溃疡就下去了。我很高兴,叮嘱她接着再压上两周,把心肺功能彻底调理平衡。

最后,我还要提醒大家,病从口入,如果您经常长口腔溃疡,还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方法,要少吃些辛辣的、特硬的食品。如果不忌口,神仙也治不好您的病!

《捏捏小手百病消·宝宝痛在身上,妈妈痛在心上——孩子口腔溃疡怎么办》

出现口腔溃疡,嘴里边出了泡或是口腔黏膜发生局部性溃烂,咱们老百姓就会说,是“上火”了。上周,朋友打电话找我求助,说他的小孙子嘴里起泡了,这两天又哭又闹,白天不吃饭,晚上不睡觉,把全家人都折腾得够呛的。我当时就说,把孩子抱过来吧。

约半小时,朋友抱着他三岁的孙子来了。我见到他小孙子的时候,孩子的眼角上还挂着泪花。翻开小儿的嘴唇,我一瞅,好家伙,嘴里长了六七个溃疡,小的像小米粒,最大的像绿豆一样。口疮这么严重,别说是小孩子了,大人都受不了。

口疮是中医上的名字,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口腔溃疡。我在治小儿口疮的时候,选的是口、心、神门、内分泌、肾上腺这五个点。两只耳朵十个点,各用火柴棒按压三分钟左右即可。

在这里,选口点是为了调节口腔内的阴阳平衡,口疮是因为口中有火,按压口点可以增进唾液分泌,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。选心和神门这两点,是因为中医认为“舌为心之苗”,口疮与心火旺盛有很大关系,选择这两个点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心火,这样口疮会好得快很多。选肾上腺是因为肾主水、心主火,心肾相交即阴阳平衡,出现口疮则与心肾不交有关,取肾上腺可以增肾水,起到滋阴去火的目的。另外,口腔溃疡还与内分泌失调有很大关系,因此还要选择内分泌这个点。

另外,手上的劳宫穴是古代医家治疗口疮的常用穴,脚上的太冲穴具有消心火的作用。如果能同时按揉这两个穴各三分钟,效果更好。

我在给小孩子压耳穴的时候把医理跟朋友讲了一遍,叮嘱朋友每天晚上给孩子压耳穴。第二天,朋友打电话过来,说孩子安分多了,不闹人了。第三天,口疮已经消了一半了。第五天,向我汇报孩子已经痊愈了。

孩子得了口疮,可以用火柴棒按压他耳上的口、心、神门、内分泌、肾上腺这五个点。两只耳朵共十个点,按压三分钟左右即可。

得过口腔溃疡的朋友都知道这种滋味不好受,不敢吃饭,餐桌上不管放多少好吃的都不能碰,那叫一个痛苦啊。所以平常我们要注意给孩子泻火,夏天可熬一些绿豆汤或是莲子粥,这些都可以清心泻火,生津止渴。平时要让孩子少吃辣椒,多喝米粥。

《简易X形平衡法·人体X形平衡法的实用价值与药用价值》

合肥有老者,用本法治好顽固的口腔溃疡,长期困扰他的口腔溃疡,用本法在一周内治愈,不再复发。

(注:经一代大德周尔晋先生继承人周淳老师同意,以后会陆续发布周老的文章,以使更多人受益。感恩周老,感恩周淳老师。愿更多有缘人知医、学医、受益于医。)

为人父母者,不知医为不慈

为人子女者,不知医为不孝

家庭保健,自主养生

自利利他,自助助人

上可疗君亲之疾

下可救贫贱之厄

中可以保身长全

进能爱人知人,退可爱身知己

求医不如求己,求医不如学医

敬请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