嘴唇干燥,容易口渴,胃口差,犯恶心,小便黄,大便不爽,舌淡红,苔黄,有裂纹。
有以上这些症状及舌象的人,大多是脾胃出问题了!
来,我继续给大家讲一个医案故事。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,53岁。
什么毛病呢?就是舌头有裂纹,看上去呈现一个明显的“川”字,感觉到疼痛感。吃饭、说话、喝水,都受影响。
这个人用过很多汤药。比如龙胆泻肝汤、增液汤、知柏地黄丸等等,都不好使。
后来,她遇上一位医家。
这位高手这么一看,泄肝火、润肠通便的、滋补肝肾的,人家都用过。那好,我就别用这些了。否则,就是找丢脸。
怎么办?他打算换一条思路。
刻诊,见患者脉弦数,舌淡红,苔黄。细问得知,大便不爽,小便黄,平时嘴唇干燥,嘴巴也焦躁不堪。还经常感觉恶心纳差。
怎么办?医家想了想,给出了一张方子。
见:藿香叶、炒山栀、防风、制半夏、橘皮、甘草、山药、石斛、石膏、生姜、大枣,再加上少许蜂蜜和黄酒。所有这些,水煎服。
结果如何?患者应用10剂以后,诸证悉平。舌头彻底好了。
这是年《浙江中医》杂志上刊发的案例。感兴趣的朋友,你可以去翻阅一下。
我给朋友们说说这背后的道理。其实它一点都不复杂。
我跟大家讲,这个人之前服用过的方子,也都是去火、滋阴、清热的。但是,没治在点子上。这个人的问题,其实在于脾胃伏火。
啥叫脾胃伏火啊?就是说,你的脾胃里有这么一团火热之邪,平时,藏起来,你看不见,甚至感受不到。
可是它说不定什么时候,就因为某个因素被“勾起来”了。这时候,你就遭罪了。
怎么知道的呢?舌淡红,苔黄,小便黄,这些都是有火的表现,这个不用细说。关键,在于患者犯恶心、胃口差、唇干口燥。
人的脾胃,与口唇是相关联的。唇,为脾所主。脾胃有伏火,人往往会感觉口燥唇干。有的人,甚至嘴唇干裂出血。
脾胃伏火郁于中焦,会严重影响人的消化。所以这类人,往往口臭。有的,容易饥饿。有的,热邪炼津成痰,痰浊中阻,就表现出恶心、呕吐、食欲不振。
这么一看,上面医案里的患者,其实就是典型的脾胃伏火。伏火郁于内,令津液不升,难以濡养舌面,所以舌头就有裂纹,疼痛不已。
既然如此,要想改善问题,就得化解脾胃伏火,醒和胃气,让津液恢复向上输布。
我们再回过头去,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。这里头,藿香、栀子、防风、石膏这个配伍就是泻黄散,中医用于消散脾胃伏火的专方。
栀子和石膏负责清热去火,藿香和防风负责散解郁火。前者主清降,后者主散达。一清一散,患者的问题就好了一大半。
郁火散了,接下来还得把因为郁火而导致的痰热之邪化解掉。橘皮、半夏,取二陈汤之意,可以化痰。
在这个基础上,用山药、生姜、大枣固护脾胃,用石斛进一步滋阴清热。用蜂蜜来润肠通便,借黄酒行散之力来散发郁火。
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意图了。
其实,裂纹舌现象,临床十分多见。我希望大家能重视起来。
患者主要表现,就是舌红,脉数,裂纹明显疼痛,口燥唇干,口臭,有口疮,食欲旺盛。有的人则呕恶纳差,或大便不畅,小便发黄。这些辨识起来是不难的。
上头的方子,有代表性,也有特殊性。特殊性,是医家在泻黄散的基础上,配了二陈汤。如果是非专业读者,要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、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