鹅口疮,折磨着无数个宝宝,同时也让无数个宝妈宝爸头大、头疼!
1、什么是鹅口疮?
西医观点:
鹅口疮又名雪口病、白念菌病,由真菌感染,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。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,多见于婴幼儿。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。在治疗上,西医以针对白色念珠菌的药物去抑制或杀灭它。
中医观点:
中医古书《外科正宗》记载:鹅口疮,皆因心脾二经胎热上攻,致满口皆生白斑雪片。《内经》讲“脾气通于口,心开窍于舌”,所以是心和脾出了问题。中医认为鹅口疮急性期属于心火或脾热(夹湿浊),后期属于气阴两虚。而中医重点辨识其为心火,还是脾热夹湿浊,还是气阴两虚。
近年来,随着免疫抑制剂、广谱抗生素和抗肿瘤药物的大量应用及器官移植、导管插管、放疗技术的应用,特别是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出现,鹅口疮发病率在逐年增加。
2、鹅口疮怎么识别
鹅口疮与奶瓣如何区分
奶瓣,轻轻一擦就掉;鹅口疮,相比奶瓣,没那么容易擦掉。
鹅口疮与舌苔如何区分
舌苔主要出现在舌苔中部,边缘仍是泛红色。
鹅口疮,出现部位不只是舌头上,还有两颊、软腭、牙龈上、嘴唇部,可以说是整个口腔,而且严重还会向喉咙部位蔓延。
而且鹅口疮,伴随烦躁不安、不爱吃奶、容易哭闹、有时会有发热症状,而舌苔没有这些症状。
3、宝宝患了鹅口疮,怎么办?
不要用制霉素,也不要用碳酸氢钠,第一时间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洗;
另外马上找庆江红草(网上即可百度到),纯中药,用了制霉素后,孩子就会有抗药性,治疗难度加大!
红草拿到以后,就可以用纱布蘸生理盐水擦干净患处,清除烂皮;
自行在家里熬制鸡蛋油,一天在家里涂抹5、次;
红草每天抹1-2次;
推拿天河水与脾穴,清心火,去脾热。
吃一些含双歧杆菌较多的益生菌,调理肠胃。
最后如果体内还是很热,则请中医大夫开具降火中药口服。